原标题:“硬科技”企业直接发力 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国家持续加大支持航空航天产业的力度,对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和商业航天企业发展将有积极的助力作用。”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伟刚11月4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提出加快壮大航空航天产业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给整个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具有广泛带动作用
随着政策以及多方因素的有利支持,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航空航天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对经济和社会具有广泛带动作用。
以商业航天产业为主的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4月份把空间基础设施正式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里提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都充分表明航空航天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有了国家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我们商业航天产业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发挥技术进步的引导作用,加快产业发展,利用商业航天补充中国航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在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发展迅速,一些先进航天项目纷纷取得阶段性进展,有力推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从商业航天领域的角度来看,国际上SpaceX和Amazon已经走的很快,国内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和一大批商业航天企业都在蓬勃发展。”曾伟刚介绍道。
“商业航天将进入放量建设阶段。”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我国在产业层面的差距,此次规划中,树立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及科研院所将担当主力,深度参与并直面挑战。“顶层设计有望为整个行业带来红利,头部企业将率先实现高速增长。”
具体该怎么做?微纳星空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航天具有灵活创新能力,因此要利用这一优势强化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切实提高商业航天产业的核心能力。
他进一步表示,作为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没有国际合作,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是中国发展航天产业的基本政策,也是符合国际化趋势的通常做法。充分利用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合作渠道,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活力。
“硬科技”企业直接发力
事实上,目前诸多上市公司的产品都有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安泰科技表示,航空航天是公司的主要服务领域之一,有包括稀土永磁、软磁记忆合金、金属多孔材料、难熔合金等多项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大飞机等相关产业。
核心技术与核心元器件的国产自主化,是保持航空航天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A股上市公司中不乏生产这些核心元器件的企业。比如,欧比特是我国宇航SPARCV8处理器SOC的标杆企业、立体封装SIP宇航微系统的开拓者、卫星星座运营及卫星大数据应用领航者。三季报显示,公司持续加大了卫星大数据板块的投入,加大了卫星大数据业务的推广力度,销售费用增长88.95%。
如果说一些上市公司只是所生产的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那么,像中科天塔、九天微星、微纳星空等诸多未上市的“硬科技”企业,则是在这一领域直接发力。
彭媛媛透露,九天微星将深度融合卫星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时,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实现从卫星、载荷、地面终端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曾伟刚表示,中科天塔将继续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坚持“研发人才先行”的团队构建思路。“去年我们营收1000多万元,研发费用就超过了300万元,未来五年还要继续加大投入。”
“中国有60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航天史,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孕育了航天特有的、独立自主的完整产业链。”维纳星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技术团队有着人均超过10年的航天研制经验,在卫星产品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研制成本和缩短交付周期。
仍然期盼更多支持
在加快壮大航空航天行业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比如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等,并且是“一个都不能少”。
曾伟刚表示,首先是加快支持政策的细化和落实,让企业不只是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而是有具体的政策细则去落实日常工作,真正加快企业的发展;其次是加大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对于有明确的科研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研发团队占比高的、研发费用投入大的商业航天企业,继续降低贷款门槛、降低利率;第三是鼓励国企、科研院所与商业企业合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让人才、技术、市场各展所长,推动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早日进入百花齐放的状态。
彭媛媛提出,降成本,拓应用,提效率。对此,她解释道,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低轨卫星为引擎的商业航天处于建设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组网服务能力,需要巨量的资金、稳定的技术以及发射资源的支持。
“当前,商业卫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应用侧。”彭媛媛说,快速部署地面终端的开发,加快企业端用户的应用示范,突破产业化的前期瓶颈,从而反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产业链“齐步走”,是最迫切的命题。
微纳星空相关负责人认为,为适应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统筹长期产业能力的建设,形成具有较高集中度的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参与重点产业项目,例如国网工程及“鸿雁”等国家级星座组网计划,才能更好地完善航天产业链条。记者 朱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