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板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5% 改革新政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支持功能
近日,市场的目光聚焦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次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创业板的定位,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技术提升和知识增长的主要源泉,研发是上市公司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对领先企业追赶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帮助其获得竞争优势并增加公司价值的重要途径。”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深交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左右,不仅远高于2.2%的全社会平均研发水平,也明显高于深市3%左右的整体水平。在创新驱动下,高成长性特色十分明显。而在近3年,创业板例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5%,持续加大创新投入。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剔除未公布2019年年报的公司后,近3年以来,有14家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过100%,94家超过50%。
从行业来看,创业板中计算机、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研发支出金额位列前三,2019年上述三行业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64.93亿元、124.44亿元和112.01亿元,近3年研发支出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1%、22.78%和25.99%。
从研发强度来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研发强度超10%的公司数量分别有148家、160家和181家。从研发支出来看,近3年研发支出超过1亿元的公司分别有141家、182家和221家,均呈现逐年递增。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企业发展也需要从低成本优势转型为创新驱动。研发投入力度与公司的创新能力成正比,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越强,未来的业绩越有保障。在新一轮信息化、数字化产业变革的时期,上市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也是基于产业软转型大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积蓄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本次创业板改革后,将进一步激发创业板支持创新的功能。深交所表示,疫情期间表现亮眼的新产业新业态,有望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也将为这类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哲认为,本次创业板改革主要是基础制度规则的变化,注册制实施后将激活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活力,用市场化的力量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创业板支持创业创新企业的功能,将定位拓展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各行业企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与科创板形成互补,错位发展。
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后发现,研发投入金额较高且稳定增长的公司,业绩一般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潘向东表示,研发活动本质上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项风险投资,最终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才是关键,并不是投入越高越好,要看研发最终的实际产出,因此,需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避税等行为误导投资者,研发对上市公司股价最终要看实际效果。见习记者 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