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机构惠企目标实现近六成 专家:提示坚持商业可持续
8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此前的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对于金融机构向企业让利的“进度条”(完成近六成),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卞永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进度,应该可以完成全年目标。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通过提高融资可达性、降低融资成本来救助企业和提振市场需求,让实体经济平稳复苏。因此,一方面需要扩张间接融资的信贷供给和直接融资规模,为实体经济提供足量的信用支持,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到13%,比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1月份-7月份企业债券融资达到3.57万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倍。另一方面,融资成本也显著降低,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6%,比2019年末降低0.56个百分点。
关于下一步金融部门如何继续落实好为市场主体减负等金融支持政策,8月17日的会议中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效发挥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陶金表示,用好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需要确定货币政策支持的实体经济具体产业和区域。资金要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有必要引导银行进一步下沉业务,专注服务当地小微企业。
卞永祖表示,由于中小微企业缺乏担保资产,经营风险大,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意给它们贷款。央行通过设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商业银行对它们给予一定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以及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重。这样的货币工具,更加强调了市场性原则,通过对金融机构提供激励,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而不是央行直接提供资金给企业,这样就避免了信用风险。同时,央行的激励把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直接联系起来,撬动更大资金流入小微企业,也客观上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受疫情冲击下企业资金周转的需求和小部分投资需求,在经济仍处于平稳复苏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总体上是有限的,信贷过快、过多增长也容易形成资金淤积和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陶金提醒。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稳,则金融稳;金融稳,则经济稳。在当前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保证银行稳健经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卞永祖表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一方面,实体经济经营困难,金融机构降低收费标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跟实体经济共克时艰,也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通过商业金融机构来实现的,商业金融机构也具有运营成本,需要拥有一定的利润,才能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转,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记者 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