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多举措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
主持人刘伟杰: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研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治理结构,提高金融体系的适配性,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近日,本报聚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采访了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采访、解读和分析。
■本报记者 刘琪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之一就是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近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又被再一次强调。8月3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七次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实际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并不够畅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主要表现在:一是“宽货币”未能及时传到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操作也相应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初步计算,2018年以来央行实施降准及定向降准达6次,释放基础货币约3.4万亿元,资金供给总体充足,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企业融资可得性依然较低。
二是不同市场利率间传导速度慢。随着稳健中性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更多的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反应较为迅速,较早出现下降态势。7天期存款类机构信用拆借加权利率(DR007)的中枢线从2018年上半年的2.95%下降至2018年下半年的2.79%。但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下降相对迟缓,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对于造成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是多方面的。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一,此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普遍锚定贷款基准利率,为了达成房地产调控的多重政策目标,自2015年以来,我国贷款基准利率一直保持不变。这直接造成企业贷款利率难以有效下行。第二,2018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经营及盈利能力面临一定挑战。这导致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在贷款审批过程中趋于审慎保守。第三,一段时期以来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加之存款准备金率偏高,造成银行中长期流动性不足。第四,2018年4月份资管新规出台后,部分银行表外资产需要回表,这会加大商业银行资本金耗用,也会制约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此前央行先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通过降准及MLF操作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鼓励银行通过永续债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监管层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缓解银行业务人员的避险情绪;出台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向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部门“定向滴灌”。
近期,央行还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指出,新的LPR形成机制,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各报价行按市场化原则报价,并由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在范若滢看来,改革LPR报价机制,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是打通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公里”的第一步,未来仍要加大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并积极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二是在时机成熟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的隐性约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三是进一步升级货币政策工具箱。综合不同政策工具的特点,因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王青认为,LPR改革主要指向“融资贵”,下一步监管层还需要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而缓解“融资难”的关键在于提升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投放能力。前者需要进一步将尽职免责机制落细落实,其中的关键是要明确“尽职”标准,切实免除银行业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在信贷投放能力方面,在当前存款低增局面下,预计监管层将继续实施降准,保持MLF操作力度,为银行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其次是在银行补充资本金方面,新的鼓励措施有可能持续出台;再次,监管层或将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通畅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减轻银行负担。最后,为强化针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还将持续发力,银行监管考核指标也可能会有进一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