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车市迎来新一轮深度洗牌 东风裕隆纳智捷或迎关停退场
裕隆汽车作为来自中国台湾的车企,与东风成立合资公司后,曾一度成为东风大自主板块的领头羊。然而,随着自主品牌升级,合资品牌价格下探,纳智捷发展严重遇阻,2016年至今销量连续大幅下滑,彻底沦落市场边缘。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裕隆集团相关人士处获悉,集团正筹划新一轮缩减开支转型计划,旗下品牌纳智捷将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消息同时显示,裕隆集团与东风汽车已达成共识,目前双方就东风裕隆退场细节正积极洽谈中。
为此,记者就此事件联系到纳智捷以及东风集团相关负责人。据纳智捷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裕隆集团持续朝向开放平台策略转型,品牌也重新调整策略,其中关于市场策略调整,仍与股东方商议未来方向中。另外纳智捷在资产减损后,未来将以轻资产的形式,与鸿海合资公司的开放平台中持续发展;而东风集团方面,截至发稿时并未回复。
据记者了解,纳智捷在国内汽车市场身份相对特殊,与东风汽车的合作可追溯至10年前。2010年12月份纳智捷在杭州成立,当时裕隆及东风以各持股50%为两大股东。尽管身为自主品牌,纳智捷却始终在售价上向合资品牌看齐,这造成纳智捷之前产品的定价普遍虚高。然而,售价高企的背后,纳智捷本身却并没有整车技术平台、动力总成等方面的研发设计能力,落后的研发能力随之而来的是车质和品控的孱弱。
根据汽车投诉网提供的数据,纳智捷的投诉量累计高达203条,其中主力车型纳智捷优6单车投诉83条,产品质量缺陷和不履行服务承诺成为投诉的热点。以上种种,使得纳智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衰落,最直接的就是销量上的体现。
数据显示,2016年纳智捷全年总销量仅为4.05万辆,这一数字不仅与年度既定目标7万辆相去甚远;2017年,纳智捷全年销售触底至1.7万辆,同比跌幅高达56%。在此背景下,2017年6月份,东风汽车公司改变合资合作方式,对东风裕隆采取了“撤人不撤资”。
边缘化的纳智捷品牌也曾试图自救,公司内部通过改换人事、疏通销售渠道以及推出新车型力求革新。此外,裕隆集团从2017年开始还先后为纳智捷进行多笔增资,累计金额高达14亿元,其中包括斥资5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然而,多举措组合拳之下,纳智捷于市场端销量仍跌势难挡,2018年全年销量下滑至6700辆,2019年更跌至了2000辆以下。如今传出将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消息,或标志着该品牌市场运作正式宣告失败。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早年尝到SUV市场甜头的东风裕隆,并没有坚持走好SUV这条路,先是过早进入豪华MPV市场,接着又直接杀入竞争最为惨烈的A级车市场。不但新的细分市场开拓不理想,原有的优势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弱化。“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质量意识,因此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
新浪汽车财经专栏作家林示接受记者采访也表示,经历了人事大调整、经营战略失误、产品竞争力弱化、营销工作坍塌等一系列坎坷,东风裕隆销量急剧下滑,造成了巨额亏损。他认为,纳智捷在失去东风技术上输送后就已经积重难返,裕隆想凭借一己之力翻身,事实证明已然不可能。
事实上,5月份国内车市迎来V型反转,主流车企销量走势整体向好,另一方面边缘车企销量却呈现出加速下滑之势。《证券日报》记者据乘联会统计显示,2020年前5月共有38家车企销量跌幅超过50%,其中有8家是合资品牌,其余全部为自主品牌。
记者观察到,下跌榜单中有包括广汽三菱、广汽菲克、东风雷诺等是年内前5月销量腰斩的合资车企。其中广汽三菱和广汽菲克跌幅超50%;法系车企长安标致雪铁龙的同比下跌90.4%。随着东风雷诺在今年4月份宣布解散退市,意味着其他合资车企如不及时自救,或将步其后尘。
相比边缘化合资车企的岌岌可危,个别自主品牌的经营状况甚至已经陷入停产边缘,如东风裕隆、北汽银翔、比速汽车、华泰汽车等,前5月销量跌幅均维持在90%左右,面临着极大的退市风险。对此,崔东树认为,主流合资品牌与自主领军品牌的走势总体较强,但车企零售分化越加明显,中小车企生存艰难。一些技术实力不够、销量严重不足的品牌最终将难逃被淘汰整合的结局。记者 龚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