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存款对储户吸引力减弱 不同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异收窄
8月6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了7月银行结构性存款报告。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环比下降4.89%,同比下降44.21%,创下2017年6月以来的新低水平。从结构上来看,大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环比下降7.3%、6.21%,中小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环比下降1.88%、4.27%。
规模较去年4月顶峰下降50.24%
数据显示,6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相对于2020年4月顶峰时期下降了50.24%。今年初,由于监管要求部分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告一段落,且时值银行揽储高峰期,1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小幅反弹,但2月份之后连续5个月下降,并且5月、6月规模均低于去年末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有两方面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首先,政策方面仍然在引导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从而推动银行负债成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其次,银行也在主动下调结构性存款量价水平,控制揽储成本。不过政策方面的影响更大。
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环比下跌2BP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2021年7月银行结构性存款发行数量共1496只,环比下降6.67%。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447只,美元结构性存款49只。
7月份新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21天,较6月增长4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3.57%,环比下跌2基点(BP),同比下跌18BP。其中,国有银行平均期限为9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6%,环比下降5BP;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为177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84%,环比上涨10BP。民生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期限普遍偏长,2年、3年期产品较多,其他银行结构性存款期限基本都在1年期及以内。
此外,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到期的结构性存款共2028只,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979只,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38%,环比上涨10BP,同比下跌19BP。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到期收益率分别为3.47%、3.19%。
不同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异收窄
据悉,6月21日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之后,各大银行纷纷调整普通定存及大额存单利率,很多银行选择将利率调整至新规的利率上限水平,不同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异收窄。过去地方性银行会设置较高的长期存款利率以吸引储户,但在新规之下,长期存款利率与全国性银行相比收窄,与股份制银行水平相当,在利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全国性银行在吸储方面更占优势。
不过刘银平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全国性银行吸储容易。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调、储户利息收窄的情况下,部分人群就会选择将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理财领域,各大银行都面临着存款流失的问题。存款利率新规对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没有直接影响,近期银行新发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波动不大,今年以来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大多在3.5%~3.7%之间。由于结构性存款规模受限,银行无法通过结构性存款来拓展存款来源。整体来看,虽然长期存款利率下调、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但存款对储户吸引力减弱,银行揽储也将更难。 本报综合消息